技术

联系我们

  • 地址:石家庄市槐北路465号
  • 电话:0311-67506935
  • 邮箱:hbsxmyxh@163.com
  • 网址:www.hbsxmyxh.com

主页 > 技术 > 疾病防控 >

专家论点:猪场猪瘟危害极大,净化势在必行!

发布时间:2018-04-04 16:27阅读数:

在近10年的猪瘟强制免疫政策的贯彻下,我国猪瘟发病率逐年递减,2017年,猪瘟正式退出强制免疫。
 
虽然形式见好,但是免疫压力下的隐性感染率却在升高。疫病的控制仅凭借疫苗免疫是无法彻底清除的,最终还是要走向净化。农业部印发《国家猪瘟防治指导意见(2017-2020年)》要求全国所有种猪场达到猪瘟净化标准。猪场可以因场制宜选择免疫方案和疫苗产品,而市场化的放开也使得更多优质的疫苗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猪瘟实现净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坚持预防为主,实施免疫与扑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全国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仇华吉表示,现在全国猪瘟形势总体稳定,没有大的流行和暴发,但各地都有散发和带毒现象,少数猪场有急性发作和死亡,大多猪场虽然没有临床表现,但猪场的猪只带毒率在1-5不等。
根据“嘉云健康”2018年1月发布的从黑龙江、辽宁、京津冀、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广州的582家猪场收集的32567份样品监测数据来看,猪瘟的发病率从2015年开始呈明显下降趋势。


 
据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红宁介绍,动物疫病防控与食品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16-2017年对147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1124份病料进行9种病毒检测,其中猪瘟阳性率为4.71%;从免疫抗体来看,公猪抗体阳性率为91.30%、母猪为88.21%、哺乳仔猪为68.94%、保育猪为65.92%。哺乳仔猪与保育猪的猪瘟免疫抗体阳性率较低。
 
此外,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疫病诊断中心2017年对全国30个省份5304家猪场送检的10万余份样本检测,经猪瘟病毒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和猪瘟病毒套式PCR(RT-NestPCR)方法对猪瘟病毒核酸进行分析,猪瘟病毒阳性率为2.8%;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猪瘟抗体阳性率为89.23%。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猪瘟参考实验室研究员王琴表示,一个群体抗体合格率要在80%以上,才能抵抗疫病的暴发。按要求,种母猪群体合格率要在95%以上;种公猪和后备种猪要求达到100%群体合格率。
 
而猪群隐性感染造成的温和型猪瘟时有发生,种猪(主要是能繁母猪)的持续感染是仔猪发生猪瘟的最大威胁,因为母猪带毒使得猪瘟在猪群中垂直传播难以清除。妊娠母猪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繁殖障碍。有的仔猪就算幸存下来,但因先天感染猪瘟病毒而产生免疫耐受,对猪瘟疫苗不产生有效免疫应答,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毒。公猪和精液也是传播猪瘟病毒不可忽视的因素。仇华吉表示,持续感染猪是猪群中的“定时炸弹”。
 
因此,为了从根本上使猪场远离猪瘟困扰,种猪场的猪瘟净化迫在眉睫。
那么,应该如何实现种猪场净化呢?仇华吉表示,猪瘟净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兽医部门、养猪人、生物制品厂多方配合。进化程序从种猪群→商品猪群;核心示范场→外围场;区域性→全国性。控制了种猪群的感染就是控制了猪瘟感染的源头,要监测种猪群的感染与免疫状态,坚决淘汰感染母猪。
 
实际上,疫病的净化是最经济的疫病防控手段,种猪场的猪瘟净化能够显着提高猪场经济效益,减少疫病损失和大大降低防疫成本。政府正在鼓励猪场主动进行净化。据悉,对于已达成猪瘟净化标准的种猪场,政府将核发“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证书,对于准备实施净化的企业,政府鼓励其迈出第一步,核发“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证书。做好疫病净化,不仅可以提高养殖企业的信誉、质量和效益,还可以提高养殖企业抵御疫病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树立养殖企业“高大上”的形象。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余兴龙表示,科学的疫苗预防接种是防控猪瘟最有效的方法,我国快速敏感的诊断技术和猪瘟标记疫苗的研发更有助于猪瘟净化。净化猪瘟在技术方面不是问题,相关人员防控意识切勿淡薄,要将技术与政策落实到位。目前已有不少种猪场达到了净化标准,减少了疫苗的使用,中国猪瘟净化不再是空谈,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