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智库

联系我们

  • 地址:石家庄市槐北路465号
  • 电话:0311-67506935
  • 邮箱:hbsxmyxh@163.com
  • 网址:www.hbsxmyxh.com

主页 > 专家智库 > 专家文章 >

养殖业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浅析兽药残留及细菌耐药性问题

发布时间:2018-04-17 14:43阅读数:


报告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曹兴元副教授

㈠食品动物与抗菌药物

  1.食品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抗菌药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1维护动物健康(动物福利)

  1.2提高动物产品产量和质量(食品安全)

  1.3防控人兽共患病/食源性疾病(公共卫生)

  2.我国是食品动物生产和产品消费大国,保障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3.疫病是当前养殖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畜禽细菌性疾病防治主要依仗抗菌药物

  4.食品动物中使用抗菌药物目的

  4.1治疗疾病

  4.2预防疾病

  4.3促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

  抗菌药物发现之初即用于动物疾病防治,国外50年代开始将抗菌药物用作饲料添加剂,我国始于80年代初,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有约10余种。

  5.常见养殖业中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

  5.1“饲料”加抗菌药物

  5.2“中药产品”加抗菌药物

  5.3“疫苗”中加抗菌药物防腐

  5.4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组方使用

  5.5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5.6动物养殖中使用人用重要抗菌药物

  6.抗菌药物使用误区

  6.1抗菌药=消炎退热药

  6.2抗菌药预防所有感染

  6.3新、贵品种的疗效优于老、廉品种

  6.4把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视为“万能”

  6.5一种或两种抗菌药物即可达到药效的却用好几种

  7.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养殖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滥用,造成耐药性菌株的迅速增加,抗菌药物疗效下降甚至对某些病原菌束手无策,导致大量疾病难以治愈,危害养殖业及食品安全。

  8.农业农村部重点实施促生长兽用抗菌药物逐步退出工程

  8.1开展促生长人兽共用抗菌药物风险评估工作,如金霉素预混剂等产品,计划到2020年前完成清理退出工作;

  8.2开展促生长动物专用抗菌药物风险评估工作,如黄霉素预混剂等产品,到2020年形成保留或退出的政策建议;

  8.3开展喹噁啉类抗菌药物风险评估工作,如乙酰甲喹、喹乙醇、喹烯酮等品种,到2020年形成逐步退出方案;

  ㈡动物源细菌耐药性

  1.养殖业大量、广泛使用抗菌药物,带来了诸多问题:药物残留、细菌耐药性、一定的环境污染

  我国畜禽养殖业过度使用/滥用抗菌药物比较严重,引起的药物残留与细菌耐药性问题突出。

  2.动物源耐药菌/耐药基因传播途径

  养殖场广泛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了动物源耐药菌的大量出现与广泛传播,使养殖场成为了耐药菌的重要发源地,动物成为了耐药菌/耐药基因的重要贮库。

  3.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风险评估程序

  4.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动物源病原菌耐药性快速发展,耐药性现象严重

  ㈢建议对策

  1.制定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防控中长期规划,指导和促进我国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防控工作;

  2.推进兽药分类管理制度,提高动物疫病诊断技术水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加强动物性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和养殖环节细菌耐药性的风险评估工作,重点评估人兽共用抗菌药物和饲料中添加使用的抗菌药物;

  4.提高动物饲养和管理水平,减少抗菌药物使用;

  5.建议成立国家细菌耐药性防控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农业、卫生、环保部门防控细菌耐药性的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动物源耐药菌在动物-环境/食物链——人之间的传播;

  6.国家应在科技和产业层面布局,加快抗生素替代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7.加强食品安全和抗菌药物合理谨慎使用的宣传普及工作,尤其做好对中、小养殖专业户的宣传与教育;

  8.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