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智库

联系我们

  • 地址:石家庄市槐北路465号
  • 电话:0311-67506935
  • 邮箱:hbsxmyxh@163.com
  • 网址:www.hbsxmyxh.com

主页 > 专家智库 > 专家文章 >

动物脂肪代谢调控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8-04-17 15:07阅读数:


南京农业大学 杨晓静 教授
脂类的组成:
动物机体的脂类(lipids)分为脂肪和类脂。
 
脂肪指甘油三酯 ( Triglyceride, TG);类脂指除甘油三酯以外的其他脂类,包括磷脂、糖脂、胆固醇及其酯。
 
脂类的生理功能:
1.能量储备,其储量与营养状况有关;
2.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3.类固醇激素(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等)的合成原料;
4.重要的生理活性分子;肌醇磷脂、甘油二酯等是细胞传递代谢信号的第二信使;
5.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6.肌内脂肪酸决定肉质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
影响肌内脂肪沉积的营养因素:
1.低蛋白日粮,能增加肌内脂肪含量;
2.甜菜碱增加肌内脂肪的生成;
3.维生素A对肌内脂肪的生成具有影响作用。
随着众多脂肪细胞因子如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白细胞介素(IL-6)、内脏脂肪素(visfatin)等的发现,脂肪组织活跃的内分泌功能亦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脂肪内分泌学已成为内分泌学的一个新的领域。
 
机体脂肪不仅仅是为动物提供能量,它对动物整个机体的代谢有重要影响,因此有着更多的生物学以及畜牧学作用。靶向调控动物脂肪代谢,实现脂质代谢的可塑性调控,可为动物生长与健康服务。
 
脂肪消化吸收过程:
1. 甘油三酯在胰脂酶作用下分解;
2. 甘油直接通过上皮细胞进入毛细血管;
3. 甘油一酯、脂肪酸、胆固醇和其他脂溶性物质与胆盐形成微胶粒,穿过不流动水层到达微绒毛;
4. 脂溶性物质进入上皮细胞,胆盐在空肠吸收,进入肠肝循环;
5. 重新合成甘油三酯,与蛋白质、磷脂、胆固醇形成乳糜微粒,通过乳糜管进入淋巴系统。
胆汁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胆汁酸既是一种消化液,也是一种信息因子。
1.胆汁酸盐是胰脂肪酶的辅酶;
2.胆汁酸乳化脂肪;
3.促进脂质的吸收,胆汁酸和脂肪酸与脂溶性维生素结合;
4.胆盐的“肠-肝循环”,促进肝胆汁分泌,随着胆汁的排出带走肝脏代谢产物,以此达到保肝护胆的作用。
 
油脂在饲料中的添加:
随着饲料工业与养殖业的发展,饲料用油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油脂作为优质、高效的能量饲料原料可以弥补我国能量饲料的匮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动物饲料生产中。
油脂在饲料中添加的作用:
1.油脂属高能饲料,具有碳水化合物2.25倍的能量;
2.提供机体所需必需脂肪酸;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改善饲料的物理性质,减少粉尘,减少机械磨损;
5.提高肉用畜禽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缩短饲养周期。
如何提高脂肪产品的竞争力?
脂肪产品仅仅是能量饲料原料吗?脂肪产品可以作为功能性饲料原料吗?
饲料的种类不同,在总能值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其所含有的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大。
饲料中油脂的种类:
饲料中的油脂种类大体可分为动物性油脂、植物性油脂以及混合类油脂。饲料的种类不同,在能量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其所含有的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大。
脂肪酸按照饱和程度分为饱和(如棕榈酸)、单不饱和(如油酸)、多不饱和(如亚油酸和亚麻酸)脂肪酸。
母猪泌乳期添加玉米油对子代的影响试验证明:母猪泌乳期日粮添加油脂可以对子代生长和肌肉中脂肪酸组成产生影响,并且部分变化可以一直持续到出栏阶段。
研究证明:动物体内脂肪酸组成显著受日粮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动物产品作为人类的主要脂类来源,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如果脂肪酸摄入不平衡,会导致动物生长和生产性能下降,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等。
根据动物的品种、年龄等因素,合理配置油脂,不仅仅为动物提供能量,充分发挥每类脂肪酸的营养作用,促进动物生长,改善动物健康,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的产品。而如果油脂比例不合适,则会造成油脂的浪费,甚至出现炎症等负面效果。
动物“为能而食”、“因能生存”,因此饲料中能量的多少对动物至关重要。脂质对动物具有重要的生理学调控作用,脂质代谢紊乱易导致机体生理功能障碍,诱发疾病产生,因此通过各种方式对饲料中的油脂进行可塑性整合调控不容忽视。